期刊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9-5551,CN 65-1204/R。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本刊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凡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欢迎投稿和订阅!
主管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5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5-1204/R
邮发代号: 58-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新疆
出版地区 新疆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9-5551
- 国内刊号:65-1204/R
- 出版周期:月刊
-
AH plus与碧兰两种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碧兰糊剂和AHplus糊剂在慢性尖周炎的根管治疗术后的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98例204颗牙,随机分为AHplus糊剂组和碧兰糊剂组,每组102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两组分别用AHplus糊剂和碧兰糊剂根管治疗术多次法根管根充,比较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的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7~14dAHplus糊剂组术后疼......
作者:梁学萍;孙玉亮;赵今 刊期: 2014- 09
-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时AKI分期分为3组(A组为AKI1期,B组为AKI2期,C组为AKI3期),比较3组患者达多尿期(尿量>400mL/d)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率、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CR......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 09
-
包茎局部狭窄环中胶原纤维分型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包茎局部狭窄环中胶原纤维的分型及导致包茎外环口张力过高的主要原因。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手术室要求行包皮环切术患者16例,分为正常对照组(8例)和包茎组(8例),年龄8~12岁。取包皮环切手术组织,经固定切片后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包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均可见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明显表达,包茎组中Ⅰ型胶原的含量明显增高,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比例高于正常组(P<0.......
作者:孙程;盛新福;张立东;王玉杰;贺继强 刊期: 2014- 09
-
Vector治疗仪用于牙周翻瓣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Vector治疗仪用于牙周翻瓣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左右侧需行牙周翻瓣术的3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试验组为患者一侧行牙周翻瓣术,Vector治疗仪进行根面平整,对照组为患者另一侧行牙周翻瓣术,Gracey刮治器行根面平整,两组于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检测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丧失(clinicalattachmentloss,CAL)、菌斑指数(plaqu......
作者:刘华;戴晓玮;张爱玲 刊期: 2014- 09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PPH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牵拉及不适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肛周水肿、术后皮赘发生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P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牵拉及不适感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
作者:刘扬;洪文;刘青;卢红果;杨博;范凯;路明 刊期: 2014- 09
-
自固化磷酸钙糊剂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术后盖髓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与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术后盖髓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岁因第一、第二乳磨牙龋病在治疗过程中因去除龋坏组织导致牙髓意外暴露欲行活髓切断术的96例患儿(9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颗患牙,采用自固化磷酸钙糊剂作为盖髓剂,对照组46颗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盖髓剂,于术后3、6、12个月复查。结果所有患儿无明显疼痛等不适,也无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试......
作者:韩汉;吴佩玲 刊期: 2014- 09
-
我国胫骨远端骨折经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年9月-2013年5月)、万方数据库(2003年9月-2013年5月)、维普数据库(2003年9月-2013年5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超星电子图书。手工检索国内近五年来发表于《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及《临床骨科杂志》等各骨科杂志及相关杂志的相......
作者:王国胜;高健;续斌;尕蓉莉;沈志敏 刊期: 2014- 09
-
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140例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开塞露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传统方法,对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脊柱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许倩倩;李芳 刊期: 2014- 09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6月36例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症患者,患者均因月经过多、痛经和/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采用月经失血图法(pictorialbloodassessmentchart,PBAC)、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SF-36健......
作者:郭春凤;马骏旗;赵骏达;李燕;刘念 刊期: 2014- 09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诊断乳腺肿瘤准确性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Q)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18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VTQ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内部的VTQ值,并对肿瘤硬度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赵献萍;赵青;翟虹;苏娜;王彪 刊期: 2014- 09
动态资讯
- 1 快速左心耳起搏对犬心房构型、心功能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改变的时间进程研究
- 2 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应的比较
- 3 英语分散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
- 4 英语医学论文标题的类型与翻译
- 5 新疆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 6 少弱精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7 新疆库尔勒香梨果皮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8 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助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 9 34例类癌临床病理分析
- 10 精准护理在提高儿科病房危急值护理文书记录率中的应用
- 11 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分析CT模拟定位误差的研究
- 12 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分析
- 13 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带的研究
- 14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膜蛋白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5 维医不同证候肿瘤患者血浆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 16 臀肌挛缩症的CR影像分析
- 17 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管的手术处理
- 18 甲状腺癌组织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 19 贝母素乙增加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 20 新鲜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