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9-5551,CN 65-1204/R。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本刊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凡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欢迎投稿和订阅!


止痛药使用指南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5-07-01 09:56:30

在日常生活中,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而合理使用止痛药能有效缓解不适。面对头痛、牙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等常见症状,不同类型的止痛药各司其职,但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本文将系统梳理三类主流止痛药的特性与注意事项。

非甾体抗炎药:对抗炎症的“多面手”

这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同时发挥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想象它们像消防员,既能扑灭组织炎症的“火势”,又能降低疼痛信号的“警报声”。适用于关节肿痛、肌肉拉伤或痛经等与炎症相关的疼痛,口服后1-2小时效果显著。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黏膜损伤,建议饭后服用以形成“保护盾”,且每日剂量不宜超过说明书上限——好比再好的消防员也需要轮休,过量使用会加重肾脏和心血管负担。

对乙酰氨基酚:温和的“体温调节师”

作为扑热息痛的主要成分,它专精于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并调节体温中枢。就像空调遥控器,能快速关闭发烧的“高温模式”,但对炎症几乎无作用。因此更适合头痛、牙痛等轻度疼痛,或作为儿童退烧首选。需特别警惕的是,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肝脏造成“隐形攻击”,每日最大剂量成人不超过4克(约8片500mg剂型),且避免与含酒精饮品同服——相当于肝脏每天只能处理固定量的毒素,超载便会引发损伤。

阿片类药物:疼痛管理的“终极武器”

从罂粟中提取的这类强效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通过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的痛觉感知发挥作用。它们像特种部队,能瞬间压制癌症疼痛或术后剧痛,但伴随呼吸抑制、便秘等高风险副作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剂量需精确到毫克级——如同使用高浓度药剂需要滴定管测量,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呼吸“宕机”。复方制剂常搭配非甾体抗炎药形成“协同作战”,但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量,避免药物代谢物堆积成“体内垃圾”。

安全用药的黄金法则

1.对症选药:非炎症性疼痛选对乙酰氨基酚,红肿热痛需非甾体药,剧痛才考虑阿片类。

2.时间窗口:连续服用非甾体药超过3天需评估风险,阿片类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3.特殊警戒:孕妇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儿童慎用阿片类,老年人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疼痛管理如同精密调校的仪器,了解每种药物的“工作原理”和“安全红线”,才能让现代医学的馈赠真正造福生活。记住,所有止痛药都只是暂时屏蔽信号的“缓冲垫”,根治病因才是终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