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原名《新疆医学院学报》,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8年创刊,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9-5551,CN 65-1204/R。2012年本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本刊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凡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欢迎投稿和订阅!
深圳医疗评审冲刺关键策略
时间:2025-06-30 09:23:02
随着深圳卫生评审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各家医疗机构的材料整理与漏洞排查工作已进入关键期。作为直接影响评审得分的核心环节,如何系统化呈现材料、精准定位隐患、突出质量优势,成为当前最迫切的课题。
医疗记录:用数据织就安全网
医疗记录是评审的“血液系统”,需实现结构化、可追溯管理。建议按科室建立三级目录体系:基础病例归档(按病种分类)、危急值处理记录(附分析报告)、交接班日志(含电子签名确认)。例如,急诊科需重点补充抢救室床位使用率统计表,并附近三个月危重症患者分流方案优化记录。可借鉴高速公路ETC通道的设计理念,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设置“强制校验节点”,在文书提交前自动核查完整性,规避缺项风险。
患者反馈:将声音转化为质量杠杆
当前47%的扣分点集中在患者体验维度。建议建立“双轴分析模型”:横轴按门诊/住院/急诊划分反馈类型,纵轴按响应速度、解决效果分级标注。特别需注意收集术后疼痛管理、候诊时间超限等高频问题,形成闭环改进报告。可引入“红绿灯预警机制”——绿色标注48小时内解决事项(如设备报修),黄色标注流程优化类问题(如检查预约流程),红色标注制度性缺陷(如麻醉复苏室管理规范),每类问题需附PDCA改进证据链。
设备清单:合规性背后的隐形战场
设备管理常被误认为“达标即可”,实则存在三大隐性雷区:一是购置批文与编制数匹配度(需提供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文件原件);二是急救类设备校准记录的连续性(如除颤仪每月放电测试数据);三是共享设备的权责分配协议(如影像科与急诊科CT使用调度表)。建议采用“三色标签法”分类管理:红色标签设备(如呼吸机)需提供每季度维护视频记录,黄色标签设备(如监护仪)附操作人员资质证书,蓝色标签设备(如信息化终端)加装使用日志追踪模块。
漏洞修复:从灭火到防火的质控升级
针对评审组近年关注的三大高危领域,需建立预判性防控体系:一是急诊资源配置,可通过“时空折叠法”优化布局——将日间闲置的体检中心通道改造为急诊备用分流区;二是重症医学科人力缺口,推行“1+N弹性排班制”,主诊医师带教3名规培生形成战力单元;三是麻醉复苏管理,开发“智能离室评估系统”,自动抓取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生成离室建议书,规避人为判断误差。
高分突围:软实力建设的五个支点
在基础材料达标的前提下,真正拉开分差的是质量文化的可视化呈现:①质量目标达成率曲线图(对比行业基准线);②风险管理案例集(含近两年应急预案演练影像);③法规更新应对台账(展示新颁标准转化落地方案);④跨科室协同创新项目(如药械联合不良反应监测);⑤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报告(含医务人员认知度调查)。可参照智能手机系统更新模式,设立“季度质量迭代日志”,用版本号标注每次改进的亮点功能。
距离材料提交窗口关闭仅剩72小时,建议采用“四维校验法”做最终核验:时间维度核查近三年数据连贯性,空间维度比对各科室材料关联性,人员维度确认签字授权完整性,技术维度测试电子文档可读性。记住,评审不是终点而是质量进化的新起点——那些被标红的整改项,终将成为撬动医院转型升级的支点。